一、学校简介
上海体育大学创建于1952年,原名华东体育学院,1956年更名为上海体育学院,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创建的第一所体育高等学府。学校原为国家体委直属高校,2001年起,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。2017年以来,入选国家“双一流”和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序列。2023年6月,经教育部批准,更名为上海体育大学。
学校现有杨浦、徐汇、松江3个校区,及江湾、黄浦教学点。占地面积超1100亩,校舍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。
学校于198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,1986年成为我国体育院校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。现已形成以体育学为主干,高水平交叉融合理学、医学、文学、工学、管理学、法学、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。在第五轮全国学科评估和第二批专业学位评估中,学校“体育学”和“体育”专业学位均取得优异成绩;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,我校“体育学”获得A+最高等级。现有本科专业24个。其中,国家级、省市级一流本科专业13个;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、省市级24门,基本覆盖我校所有本科专业。现有体育学、心理学、新闻传播学、马克思主义理论、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,有体育、医学技术、旅游管理、新闻与传播、应用心理、工商管理、翻译等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。拥有体育学、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,及体育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;除体育学一级学科内所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外,还自设有体育管理、体育工程学、运动康复学、反兴奋剂学、体育传播学等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。
学校师资力量雄厚,现有专任教师600人左右。教师队伍中多人荣获“东方学者”、“浦江人才”等,入选“曙光计划”、“晨光计划”、“扬帆计划”等,获宝钢优秀教师奖表彰。
二、保送资格条件
(一)完成2025年内地(祖国大陆)高考或全国联招报名工作。
(二)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、亚洲夏季运动会、亚洲冬季运动会、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、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前三名的运动员。
三、资格审核
运动员须提供2025年内地(祖国大陆)高考或全国联招报名表、参赛及获奖材料,由我校审核。
四、保送程序
1.我校根据综合考核成绩和学校选拔要求,确定拟录取保送运动员名单,并在本校招生网公示。具体要求另行通知。
2.对于拟保送录取且参加内地(祖国大陆)高考报名的考生,我校将与考生所在地省级招办联系办理录取手续;对于拟保送录取且参加全国联招报名的考生,我校将与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联系办理录取手续。
五、办理要求
1.考生须于4月21日至30日期间,将内地(祖国大陆)高考报名表或全国联招报名表、参赛及获奖材料扫描后发至我办电子邮箱,邮件主题请注明:优秀华侨和港澳台运动员保送(考生姓名)。报名材料投递成功以我办电子邮箱的回复为准。
2.我校将组织专家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。考生须确保报名材料真实性,一旦发现弄虚作假,一律取消保送资格,并通报生源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处理。
六、招生专业
1.体育学类本科专业:运动训练、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、足球运动、体育教育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、休闲体育、体能训练、体育旅游、运动能力开发、运动人体科学、运动康复。
2.以上专业是国家计划内的全日制本科专业,学制四年。
3.招生计划5名,实际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将根据生源情况进行调整。
七、其他说明
1.学校于8月份发放录取通知书。
2.考生持录取通知书按我校规定的时间及相关要求办理报到等手续。学生入学注册时,应缴纳学费及其他费用,收费标准与祖国大陆同专业学生相同。以2025年上海体育大学招生章程为准。
3.新生入学后,我校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,不符合要求的,取消其入学资格。
4.本招生简章由我校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。若上级部门另有规定,从其规定。
八、监督机制
我校考试招生全程接受我校纪委监督。监督电话:86-21-65508317。
九、联系方式
电话:86-21-65506886
传真:86-21-65506175
网址:bkzs.sus.edu.cn
电邮:zb@sus.edu.cn
地址:上海市杨浦区清源环路650号
邮编:200438